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荆楚端午习俗的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发表时间:2020-03-28 10:49

姚伟钧[1]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荆楚地区年节习俗绚丽多彩,特别是荆楚端午习俗更是撩人兴味,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它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又具潜移默化陶冶人类性情的力量,是中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非物质的无形的东西往往比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更加重要,文化产业应该有效地使用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厚的文化宝库。

关键词:荆楚端午非物质文化保护

节日习俗,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和欲求而创造出来的,特别是在荆楚地区,中国许多年节习俗形成并成熟于这一地区,这些年节几经嬗变,一直传延至今。

荆楚地区的年节具有四个特点:(一)数量多。(二)节日形式成熟,构造复杂,每个节日都有一套相应的节日传说、节日饮食、节日礼仪,构成了一个个繁复的节日习俗系统。(三)在每个节日中都可找到一些古老的文化遗存因子。(四)荆楚地区年节中的饮食,最能集中、强烈地反映出荆楚文化的内容和色彩。

荆楚地区年节中的这四个特点,一方面证明它的载体文化是高度发达而成熟的;另一方面证明它自身也是高度成熟的。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两方面成熟的条件,才使得荆楚地区年节习俗如此绚丽多彩,特别是荆楚端午习俗更是撩人兴味,

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元旦的第二大节日。端午又称“端五”、“重五”、重午、端阳、地腊(道教节庆)、女儿节、浴兰和天中节。除汉族外,长江流域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过端午节,如彝族、傣族、土家族、纳西族、侗族、布依族等等。

端午节起源很早,其起源和发展与荆楚民俗有密切关系。

在先秦时,人们就认为五月是个恶月,重五之日更是恶日,如《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就有这样的事例,其云:“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

司马贞对此也持同感,其索隐中有“五月盖层,令人头秃”的话。《吕氏春秋》中也认为五月是阴与阳、死与生激烈斗争的一个月,其中云:“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所以后世端午节要进行一系列的辟邪、祛疫的活动,这说明构成端午节的一些事象及因子,在先秦时就已存在。

汉代至魏晋是端午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南北朝至隋唐则是端午节定型化、成熟化的阶段,因为端午节中的许多风俗事象,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端午节最主要的节令食品是粽子。相传粽子始于汉代,是端午节投向水中祭楚人屈原的供品。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所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采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可见,最早的粽子是用楝叶包裹的。

后来,人们又改用菰叶来包粽子,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又云:“五月五日,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也。”《齐民要术》中又引《风土记》注云:“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荆楚岁时记》亦云:“夏至节日,食粽。”其注云:“按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此外,《尔雅翼》卷一“亻丕”字注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云:“其菰叶,荆楚俗以夏至日用裹粘米煮烂,二节日所尚,一名粽,一名角黍。”

从以上这些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在南朝时,楚地粽子的名称已逐渐代替了角黍,其制作原料也由黍米改为主要用大米了,而且粽子也成为夏至和端午两个节日的节令食品。

事实上,所谓用竹筒贮米和包裹“粽子”,原是巴楚地域稻作民族制作主食的两种古老方法,制筒粽的方法是在新砍的竹筒中贮米注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制粽子的方法是以楝树叶或菰叶包裹粘米,用线缚紧,投水中煮烂,然后取出剥食。这两种制作主食的方法至今仍为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所沿袭。

竹筒贮米和粽子均是上古代巴楚人的日常食物,本无特殊的纪念意义,后来在魏晋南北朝传承过程中,人们又将吃粽子与祭楚人屈原联系了起来,这样,后世围绕着粽子这一食品,便衍生了一系列有关的食俗与禁忌,粽子包裹的花样及品种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长江下游吴文化一带,粽子种类更多。《上海县竹枝词》云:“又是端阳景物新,枇杷角黍饷亲邻。儿童争买雄黄酒,妇髻玲珑插健人。”近代以后,随着当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地区端午节时所吃的粽子品种也日益丰富起来。喜吃苏式的,有白米、赤豆、豆沙、鲜肉、火腿等诸多名色;喜吃广式的,则有椰蓉、莲蓉、烧鸭、猪油豆沙、叉烧、蛋黄等各种类型。另外还有诸多的花色粽,如干贝、冬菇、开洋、绿豆、咸蛋等等,真可谓琳琅满目,丰富至极。

如今,在屈原的诞生地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的隆重热烈更甚于春节,办诗会、赛龙舟、挂艾叶、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等,屈乡人民用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伟大的先贤。其中还包含着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驱邪避魔、祛病健身的美好祝愿。

秭归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地理险要,山川竞秀,物产丰富,是产生和传承“屈原传说”的沃土。作为独特的文化事象,屈原传说孕育于秭归的壮丽山川和灿烂的巴楚人文环境之中,独具魅力,富有个性,有其自然的基础,所以我们认为这一习俗有独特的地域性、艺术性、传承性、历史性、思想性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秭归端午节很独特,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往往还在农历四月底,峡江两岸的人们就开始忙碌,泡糯米,采蓼叶,杀鸡鸭、扫庭院,备锣鼓,修龙舟……。到了五月初五头端阳这天,人们开始包粽子、煮鸡蛋、吃大蒜、喝雄黄酒,还采来白艾和菖蒲用红纸条扎成束后悬于门前。到了农历五月十五这天,各家各户备下佳肴接女儿、女婿回家同享,俗称“过大端阳”。当然,头端阳或大端阳,屈乡人最重要的活动是划龙舟、投粽子、办诗会,这种热闹的节日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阳”这天才会结束,这就是屈原故里与众不同的长达二十天的端午节,由此可见屈原故里端午节的盛大隆重及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和政策。近几年来,文化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国家为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习俗、艺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开展的一项保护抢救工程,传统节日也在其中。就端午节而言,它起源于民间习俗,其中有不少活动都是健康向上的。同时,由于端午节是多民族共享的节日,因此对研究民族文化交流、传统体育竞技、饮食文化等均有重要价值。现在,端午节中的划龙舟、吃粽子很好地保留下来,并获得健康发展。有鉴于此,端午节的其他文化表现形式应加以科学的引导,例如,挖掘它注重卫生防疫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赛龙舟与体育活动的关系,可以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节日、公共卫生节、全民健身节等,使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活动更为丰富。

为了将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纳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秭归县高度重视,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文化部门牵头,在全县抽调对秭归端午习俗有研究的学者和专业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申报工作。2006年,在首批公布的全国500多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名列其中,其中还包含西塞神舟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等四个子项。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对端午节一项补充了三个子项,即:罗店划龙船习俗、五常龙舟胜会、安海嗦啰嗹习俗。2009年,中国端午节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事实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具有综合性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也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门类:⑴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⑵传统表演艺术;⑶民俗活动﹑礼仪﹑节庆;⑷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⑸传统手工业技能;⑹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都依附于传统节日,节日习俗作为节日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心理记忆传递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节日习俗是在岁时节气中某些特定的日子举行庆典游乐或祭奠的风俗,是融天文历法﹑社会理想﹑人生经验于一体的集体创造。节日习俗历经传承,既有早期人类文化基因的沉淀,又有异域文化碰撞交汇的累积。节日习俗亲切温馨,它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又具潜移默化陶冶人类性情的力量。节日习俗代代相传,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端午习俗作为众多节日风俗中的一项,在民俗文化的映照下,展示了节日文化的多姿多彩。

中国是历史文化资源大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丰厚的积累,民间文化中的口头文学、神话、史诗、语言、民歌、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俗礼仪、民间祭典、民间手工艺术、民居建造术等等均是非物质的文化。中国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其生产习俗、节庆习俗、婚丧习俗、饮食习俗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传承性、独特性,有许多元素为我国特有。从某种程度上说,非物质的无形的东西往往比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更加重要。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往往蕴藏着传统文化中最深的内涵,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等。因此,文化产业应该有效地使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厚的文化宝库。

合理利用端午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推动艺术创新和动漫等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品牌,也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开发利用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丰厚资源。

同时,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文化的需求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比如,有专家就提出将端午节朋友之间互赠香包的传统内容,通过市场运作,加入到当今的端午文化营运中,相信现在的青年人和孩子们一定会喜欢,市场效益肯定不错。如何让民族传统节日既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又能发挥其文化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深入挖掘中国民族节日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从而获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国文化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姚伟均: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分享到: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