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富乡明清瓷窑遗址发表时间:2020-04-10 11:05 平富乡信地村发现两处烧瓷碗的窑址。 一处在该村西面叫“泥窿垇”的地方(别名“老窑下”),坡斜三十度,窑址南边近处有条2米宽的小溪,东边500米处有个明显的窿子,土质粘韧呈白色,显然是在此取挖瓷土做瓷碗。此窑址全毁,60平方米内可见遗物,离地表一尺以下,可见二尺厚的熟土层,呈黑灰色,里面夹有大量的破碎碗片,现已采回标本十六件。 一处在该村西南方向叫“碗窑下”的地方。窑址前有条通往湖南的小路,路旁有条小水圳;对面“川垇排”上有洞穴,瓷土很好。此窑址全毁,暴露遗迹遗物面积10平方米,在三尺厚的熟土层里,夹杂大量破碎的瓷碗、瓷钵、瓷盘等,并见少量窑具。现采回标本十一件。 据调查,这周围仅在清代中后期才有人搬来居住,定居后,并没有人在此两处烧过窑。这两处窑址产生哪个朝代?又因何而毁呢? 先分析“泥窿垇”窑址:实地较荒凉,土层较陈旧,碎碗片瓷质较粗,碗虽施釉,却不太均匀,造型也单一、偏小。我们初步分析该址属明代中叶。通过资料发现,信地一带在明代中叶、即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曾有过大规模农民起义军活动,后汇入不远处谢志珊、兰天凤领导的桶岗、横水起义军,攻县府衙门,杀千户主薄。明政府派出右佥部御史王守仁为南赣巡抚,前往镇压。史料记载:王守仁驱卒万余,用银三万,共剿两月之久,踏平乡寨84处,擒斩起义军领袖和骨干分子86人,抓俘起义军2336人,割战死的头颅3160颗,抢夺起义军和当地群众牛马财物共8520件。可想而知,这么残酷的战争,必将使信地一带化为尘土,“泥窿垇”窑址正是这样被毁的。 再分析“碗窑下”窑址:实地土层较新;瓷碗施釉较均匀;烧制工艺明显提高,较接近现代农村烧制的土碗;式样更多了,除有碗外,出现了钵、盘等器物。初步分析其为清代早中期窑址。又有资料记载:清代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秋,何阿四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信地为大本营反朝廷,大批清兵窜入信地镇压之,自9月20日始,激战50天而平息。这场战争必将导致“碗窑下”窑址全毁。 综上所述,此两处窑址均为朝廷官兵所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