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历史沿革简介发表时间:2020-04-10 10:56 上犹历史悠久,《禹贡》载:分天下为九州,上犹处扬州地域。春秋属吴、越。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创郡县制,上犹县地域为南野县地,居九江郡。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分豫章郡置庐陵郡,上犹属庐陵郡南野县。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分庐陵郡立南部都尉,分南野县置南安县,上犹为南部都尉南安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南安县为南康县。太康三年废南部都尉立南康郡,上犹属南康郡南康县地。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改南康县为赣县,上犹属南康郡赣县。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复置南康郡,赣县复称南康县,上犹属南康县。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置道,上犹为江南道虔州南康县地。昭宗天祐二年(公元905年)邑人卢光稠知虔州,议建上犹场。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析南康县西南地置上犹场。因县城之北有一座大山,山势陡峭、气势磅礴,形状很像一种叫“犹”的动物,所以叫“大犹山”,山下有一条河古时称作“犹水”,县城所在地紧靠大犹山,又处在犹水口上侧,故取名上犹。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改场置县,沿用场名,此为上犹建县之始。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上犹县属江西南路虔州。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于大余置南安军,上犹县属之。宁宗嘉定四年(公元1212年),改上犹县为南安县。《南安府志》载:“己已匹袍洞陈癸反,西路通判孙,咎犹字有反义,至壬申改上犹县为南安县”。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南安郡为南安路总管府,辖大余、南康、南安。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改南安县为永清县。次年,复名上犹县,属南安路总管府。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南安路为南安府,上犹属南安府,隶江西中书行省。清承明制,上犹仍居南安府,隶江西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冬废府,上犹县直隶江西省政府。民国3年(1914年),江西分四道,分领81个县,上犹属赣南道。15年(1926年)废道,省直辖各县。20年(1931年),隶陆海空军司令部南昌行营党政委员会。21年(1932年),全省划分为13个行政区,上犹属赣南专区。24年(1935年),全省缩为8个行政区,上犹属第四行政区。1949年8月16日上犹解放,成立上犹县人民政府,隶属赣州分区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3月上犹县人民政府改为上犹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4月上犹县人民委员会改为上犹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改为上犹县人民政府。1999年7月,赣州撤地设市,上犹县属赣州市。 上犹县地处湘粤赣交界处,崇山峻林、沟谷交错。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农民起义,矛头直指封建县府衙门。最有名的是明正德十一年由谢志珊、兰天凤领导的起义军,轰动了朝廷。朝廷派兵镇压,翌年,割地另立了崇义县。辛亥革命后,共产党有步骤地领导了这里的农民进行武装暴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彭德怀、陈毅等同志都曾到上犹传播革命真理,布置革命力量,帮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武装队伍,使土地革命开展得轰轰烈烈。这些历史事件,为我们留下了保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永远值得人民瞻仰、怀念。
|